小班活动策划

时间:2025-02-18 19:58:04
小班活动策划

小班活动策划

小班活动策划1

目标:1.知道瓶子和盖子的作用,能根据不同的大小、形状、有无螺纹等特点给瓶子和盖子进行配对。

2.尝试拧紧盖子,掌握拧盖子的技巧。

准备:收集各种有盖子的瓶子

过程:

一、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我是超市管理员,在整理仓库的时候发现许多瓶子的盖子都没有盖好就掉了,这下该怎么办呢?瓶子没没有盖子还能放东西吗?

你们能帮助我吗?

二、幼儿第一次动手操作(材料是直接可以盖上盖子的瓶子)

1.学习根据瓶口的大小、形状选择合适的盖子(教师观察幼儿是如何给瓶子选择盖子的,给与幼儿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和尝试)

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样给瓶子找盖子的(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出瓶口及盖子的特点,瓶口的大小、形状正好与瓶盖一样才能盖上)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材料是有螺纹的盖子)

师:这里还有一些瓶子来找瓶子朋友,请你们想个办法把它盖紧。

1.引导幼儿用拧的方法盖瓶盖。

2.鼓励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样盖瓶盖的。

盖子里一圈一圈的叫螺纹,有螺纹的盖子就要用拧的方法来盖紧。

四、游戏《拧瓶盖》

准备有螺纹的瓶子及瓶盖若干,把幼儿分为若干组进行比赛,看谁拧盖子最快。

小班活动策划2

主题:快乐过新乐健康长一岁

目标:培养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增强亲子感情。

时间:xxxx年12月31日上午9点整。

地点:班级教室。

活动准备:

1、糖、汤圆面。

2、盘子、一次性碗筷和手套、桌布。

3、红色卡片、彩笔、红绳子。

4、请我班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和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

5、发出邀请,家长参与。

活动过程:

1、介绍元旦,朗诵《元日》。

开场歌曲《新年好》。

致新年贺词: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帆风顺,双龙戏珠;三阳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捧月,八面春风;九运当头,十全十美,恭喜恭喜。

2、做元宵,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在等待煮元宵的同时,进行亲子才艺表演。

3、亲子才艺表演。师幼集体舞《桃花朵朵开》、歌曲《小海军》、手指游戏《土豆丝》。

4、开开心心吃元宵。

5、制作新年许愿卡。

6、家长、老师、小朋友互动舞蹈《兔子舞》。

7、一起挂新年许愿卡。

小班活动策划3

活动目标:

1、能为表现自己的感受选择恰当的方法。

2、组织学生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边玩边观察泡泡飞起来的情景。

3、引导学生试着用各种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及泡泡与人、建筑、动物等各种物体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图钉、塑料袋、气球、剪刀、小刀、胶水。

(教师)吹泡泡工具、图钉、塑料袋、气球、范图、课水粉,胶水,彩色笔。

活动过程:

1、学生玩吹泡泡的游戏,全班同学共同欣赏泡泡的形和色。

2、以吹泡泡的快乐感受为话题,进入泡泡形状与色彩知识的讨论与学习。

3、泡泡除了形状漂亮,颜色也奇妙,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橙、绿、紫,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它们会折射光线中的色彩,你们瞧——(课件显示吹泡泡图片)

4、以体验印、画、撕贴泡泡的不同表现方式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任务,问学生:想不想去表达出来?(想)

5、泡泡造型表现方法:可以绘画的、也可以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如:可以根据设计,运用气球、塑料袋、图钉等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还可以在这些物体上装饰、美化,表现各种泡泡新颖有趣的特点。

6、教师示范三种表达方法:

① 印的方法:可选用大小不同的瓶盖和不同颜色来印(红、橙、黄、绿、青、蓝、紫)

② 画法:可用水粉颜料画,也可用单支水彩笔或油画棒来画。

③ 撕贴的方法:用手撕出各种大小的圆形彩纸,先粘大的,后粘小的,有顺序、分层次地贴出泡泡来。

7、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 印一印、撕一撕、画一画,表现对泡泡的感受。

8、展示交流: 展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并评出“最受欢迎的泡泡”。

活动结束:

吹泡泡是儿童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引发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活动的快乐,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再多重视一些制作技巧。

小班活动策划4

活动目标:

1、学习转道爬行动作。

2、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爬行及变速爬行3、增进幼儿的方向感及身体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蚂蚁头饰若干(每个幼儿一个),录音,磁带,铃鼓一个,纸箱四个。

2、场地布置:大草坪一块(长7米宽6米),上放有许多皮球,草坪旁有四个纸箱,3米长的垫子4块摆成转道形。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一)“今天有许多的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上课,我们给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吧,怎么说呢?”(客人老师好!)

(二)出示蚂蚁头饰:这是什么呀?今天我扮蚂蚁妈妈,你们扮蚂蚁宝宝。“蚂蚁宝宝!”“唉!”我带你们到草地上玩游戏,我看我的宝宝谁最聪明,最能干好吗?我们开着车子走吧。

(三)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带领幼儿做走、跑、跳动作,活动身体的各个部分

二、基本部分

(一)学习带球求转道爬行。

1、“草地到了,你们看这草地上有什么呀?”(皮球)“我们能玩游戏吗?”“那我们把皮球收到四周的箱子里吧。怎么收呢?仔细看妈妈是怎么收的。”

2、老师示范讲解带球转道爬行。手膝着地向前爬行,球贴前胸,用身体带动前进。

3、幼儿练习带球转道爬行,教师指导。

(二)组织幼儿练习向指定方向爬行及变速爬行。

皮球收完了,我们来玩游戏吧。妈妈让你们爬到哪边,你们就爬到哪边好吗?

“真棒!”“你们看我这是什么?”(铃鼓)“我的铃鼓摇得快,你们就爬得快,摇得慢,你们就爬得慢,没摇你们就原地不动,好吗?”三、放松活动。

“蚂蚁宝宝真聪明。”现在妈妈给你们表演蚂蚁操,你们认真看,一会儿妈妈带你们做一遍。“

小班活动策划5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探索制作小青蛙的顺 ……此处隐藏8164个字……>

活动点评:

1、《拔萝卜》是一个综合活动,有富于情景的故事内容和音乐性,源于幼儿生活。选择了活动中的“热点话题”:谁来拔萝卜,设计了一次情感体验活动,让孩子走出了遇到困难束手无策的阴影,转而积极的寻求帮助和关心帮助同伴。

2、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巧妙地把孩子的兴趣点与活动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营造宽松的氛围,给孩子创设了自由交流、自主活动的机会。

3、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学会关心”“学会合作”是未来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面对新世纪,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节活动体现了这一点,因而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活动二:综合活动《有用的萝卜》

活动目标:

1.认识萝卜,在观察、触摸的过程中发展各种感官,提升生活经验。

2.观看并参与萝卜的烹制活动,初步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

3.品尝萝卜,体验参与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的萝卜若干。

2.碟、碗、勺人手一份。

3.“厨师”制作萝卜的录象或照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萝卜,让幼儿自由摆弄,提高学习兴趣。

2.让幼儿有目的的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了解各种萝卜的名称:有红萝卜、白萝卜、胡萝卜,还有一点红萝卜。

3.适时的提问:

(1)这是什么?

(2)这是萝卜的什么?

(3)它长得什么样?

(4)请你闻一闻有什么味道?

(5)请你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4.记录并整理幼儿的语言,编成图文对应的儿歌。

红萝卜,圆圆的,

白萝卜,粗粗的,

胡萝卜,长长的,

一点红萝卜,滑滑的,

尝一尝,不一样,

有点甜(表情)

有点辣(表情)

有点苦(表情)

咯吱咯吱(咀嚼声),都是脆脆的。

5.观

看“厨师制作萝卜”的录像。

6.幼儿自由讲说,了解萝卜烹制的过程。

7.教师扮演厨师,和幼儿共同烹制萝卜,并帮助幼儿选择“工作”。

A组:一起摆放桌椅、碗勺等。

B组:和“厨师”一起洗萝卜。

C组:观看“厨师”烹制萝卜。

8.共同品尝与分享用萝卜制作的食品,如:凉拌萝卜丝、红烧萝卜、萝卜汤,并认识了解其他各种菜的名称。

活动点评:

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尝试各种活动,使幼儿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各个方面形成有机互动,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

活动三:美术活动《大萝卜》

活动目标:

1、在叶子的基础上,学习添画圆形的萝卜。

2、巩固涂色技能,提高涂色能力。

活动准备:

已有萝卜叶子的纸、蜡笔、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作业纸引起兴趣。

孩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测)

2、教师讲故事,范画萝卜。

一天来了一只小老鼠,他饿急了咬了这棵菜一口,这棵菜就肿了起来。

老师范画。

你们看变成了什么?

3、提出添画、涂色要求。

(1)大叶子下面肿出大萝卜,小叶子下面肿出小萝卜

(2)按一个方向涂色,不能涂到外面来

4、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鼓励孩子大胆添画

(2)指导能力较强的孩子添画背景

活动点评:

孩子对奇怪的事情有极强的好奇心,原有的萝卜叶子展开了孩子想像的翅膀,通过老师的示范添画,突然把一个猜想的事物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事物展现在自己的眼前时,欣喜、欢快、恍然大悟、奇怪……各种表情跃然于孩子们的脸上,还有就是对老师的钦佩,更多是增加了对画画的喜爱之情。这种愉快、好玩的方法一开始就深深的吸引了孩子,让小班的孩子能积极的参与比较枯燥的涂色练习,并持之以恒。

活动四:美术活动《小刺猬》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运用萝卜原材料及辅助素材,进行插接、印章画的等艺术创造活动。

2、有主动关心老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flash动画欣赏《刺猬婆婆的树》

2、自制萝卜印章若干,红、黄、蓝、绿颜料水若干。

3、白萝卜若干、火柴棒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flash动画《刺猬婆婆的树》

(1)小朋友,你们想看动画片吗?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里发生了什么?

(2)师边播放动画边讲述故事。

(3)那棵会变的树原来是谁呢?

小刺猬变了哪些树?

(4)再次欣赏flash动画《刺猬婆婆的树》,鼓励幼儿看画面轻轻地讲述。

小班活动策划15

活动目标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发现物体在不同温度中所產生的变化。

活动准备

大自然小科学、透明塑胶罐、半圆球形盒(本期学具)。

饮料、冰水、自来水、冰块、水果、海苔、除溼机、热水。

活动过程

1. 事先请园所為每位幼儿準备一小瓶饮料,冰在冰箱内备用;在教室中啟动除溼机并将一片海苔放在教室一角。

2. 将待在冷气房中的幼儿带领到太阳下活动,经过一会儿后,引导幼儿发现身体的变化(流汗)。

3. 带领幼儿回到教室,在每人的桌上放一瓶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让幼儿先不许动,并利用此时去洗洗脸,擦乾身体。

4. 回到座位后,引导幼儿比较在冷气房与太阳下的温度变化,说明因為在太阳下温度比较高,身体觉得热,所以產生了流汗现象。

5. 接著观察桌上饮料的瓶身有什麼发现(水珠),将饮料拿起,桌上留下了什麼痕跡(水渍),延伸幼儿思考:饮料从温度较低的冰箱中拿到温度较高的室温下,所以瓶身出现了水珠,之后让幼儿品尝饮料的沁凉。

6. 透过大自然小科学P.21~22的实验来进行应证,发现不只有饮料瓶会出现水珠,像水果在经过不同温度的变化下一样也会產生水珠。

7. 展示摆放在教室中的海苔,再取出一片刚拆封的,比较二者的不同。接著取出除溼机的蓄水槽,观察水槽裡的水;说明空气中有水分子,海苔吸收了水气就变得较溼软了。

8. 老师提出疑问「空气中的水分子从哪裡来的?」,接著进行P.24的实验,观察热气上升到空气中,再将这些热气透过半圆球形盒冷却后形成

水珠,让幼儿了解水经过加热后便形成水蒸气,布满在空气中,而这些水蒸气遇到低温便会形成水。

评量

1.能说出水的三态变化。

2.描述水果从冰箱拿出后產生的变化。

活动结束:

带领幼儿进行製冰活动。

《小班活动策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