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1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五、课时安排
第一周,疆域,课时1;
第二周,行政区划,课时2;
第三周,人口,课时1;
第四周,民族,课时1;
第五周—第六周,地形和地势,课时4;
第七周—第八周,气候,课时4;
第九周,河流,课时2;
第十周,自然灾害,课时2;
第十一周,中段考试,课时2
第十二周,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时2;
第十三周,土地资源,课时1;
第十四周,水资源,课时2;
第十五周,交通运输,课时2;
第十六周,农业,课时2;
第十七周,工业,课时2;
第十八周—第二十一周,复习;
第二十二周,考试。
六、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学生情况简析
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有了一定感性的认知,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于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教学中也存在不少误区、盲区,学生知识没有形成系统。两班级之间的成绩相当,有不少学生贪玩,学习方法欠恰当。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使用教材及本学期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中国经济
本学期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1、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及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
2、认识中国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3、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
4、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就。
方法与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5、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整合。
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2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和八年级各3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 ……此处隐藏18206个字……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总之,在本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向学校、学生、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材内容
课时
主要知识或重点知识
1
1-1辽阔的疆域
2
地理优越、国土辽阔、34省级行政区名称、位置、行政中心、简称
2
1-2众多的人口
2
人口特点、增长趋势、人口国策;民族政策、民族分布特点
3
1-3多民族的大家庭
2
56个民族、民族的分布
4
2-1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2
地势地形、山区面积广大
5
国庆放假
2
6
第一次月考
2
所教内容
7
2-2中国的气候
2
我国南北温差、东西干湿、季风气候显著
8
2-3河流和湖泊
2
众多的河湖、黄河的治理
9
2-3河流和湖泊
2
长江的开发
10
3-1中国的自然资源
2
自然资源与我们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1
期中考试
2
复习考试
12
3-2土地资源
2
土地资源的利用、分布、利用
13
3-3水资源
2
水是宝贵的资源、时空分布、节约、保护水资源
14
3-3水资源
2
15
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2
先行官、交通运输网
16
第二次月考
段考后内容
17
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2
选择、转换交通运输方式
18
4-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
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分布
19
4-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挑战与对策
20
4-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2
工业与我们、空间分布、高新技术
21
乡土地理(海南地理上册)
2
海南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
22
期末复习、考试
2
第一章——第四章
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15本学期我任教八年级两个班的地理教学,为了迎接20xx年地理会考,做好地理会考复习教学工作,制订以下复习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必须以地理教材、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要处理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学中应合理而有效地安排好一轮复习,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优势,加强学科内的综合,关注国内国际的自然和社会热点问题。
二、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复习内容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考查内容可以分成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三大块。具体内容如下:
1.地球与地图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能够结合事实或材料说明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自转、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划分及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掌握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运用的基本技能,了解常见地图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复习时,应注意密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地球”着重让学生形成对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的理解及应用有关知识解释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球仪”可以结合地图,加强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复习;“地图”重点考查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等。
2.世界地理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能熟练运用地图和数据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概况;举例说明海陆处于变化之中;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及常用天气符号,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通过读图,认识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降水分布的差异、主要气候类型与分布;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等的主要分布地区,能运用图片描述城乡景观的差别并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运用事例说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地区分布特点;学会认识大洲、地区和国家的方法。
复习时,有关“海洋与陆地”、“气候”分布的知识不宜让学生简单描述,而应结合地图,考察学生是否“知其然”同时“知其所以然”;“居民”部分应着重让学生对各种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地区发展差异”与“认识区域”部分要将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运用微观知识理解宏观现象的能力。
3.中国地理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要能够认识我国疆域和人口、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特征,了解主要地理单元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会从“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个方面认识区域。
复习时,在标准中明确要求记住的内容其测评方式主要是通过填空、选择的题目来完成;在复习有关“自然资源类型”时课程标准中没有要求面面俱到,强调引导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特点,应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对于“地理差异”而应通过具体的地理现象和材料等,复习后学生能形成运用区域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区域特征的能力。
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实现家乡的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
(1)、第1周---8周:基础知识复习。具体安排:把7年纪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的课本过一遍。做的过程即把重点知识粗略复习一遍;根据课程目标确立的内容标准,分册进行系统梳理,理顺脉络,构建主干知识科学网络。
(2)、第9周---12周:专题复习。
具体安排如下:
(一)、地球与地图;
(二)、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三)、世界分区地理部分;
(四)、中国地理总论部分;
(五)、中国地理分区部分;
(3)13周:强化训练。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