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心得体会集锦1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师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教师心得体会1“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真实地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的!微小的勇气,能够完成无限的成就。”——斯科特
派克
许多年前一个金色的秋天,18岁的我因着内心无比的喜欢孩子而无怨无悔的选择了幼师这个行业,懵懂的我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当年那个留给我太多欢笑的小村庄里,最初的幼儿园早已荡然无存,陪我一起走过的那批娃儿也成了孩他爸、孩他妈。我也因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到了城市,成了”至今东武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文小东校区的一名“孩子王”。
爱每一个孩子,是我永远不变的初衷。记得20xx年我带小班,有个叫宋佳睿的女孩,性格有点儿怪,每天入园除了哭哭啼啼跟妈妈磨蹭半天之外,就是朝接她的老师翻白眼。佳睿妈妈的态度倒是挺好的,看到自己实在跟女儿讲不通道理之后,就让老师强行把孩子抱进教室。我们跟她了解孩子的情况,佳睿妈妈说是在别的幼儿园里一个当老师的亲戚给宠坏的,也是一脸的无奈。佳睿的小脾气是天天发,老师说轻了不理,说重了就是哇哇的一阵大哭,任谁劝也没有用,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感觉。这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无声语言(肢体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深刻。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肢体语言不但可以单独使用,甚至还可以表达出自然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决定尝试一下,早晨,佳睿又在跟妈妈黏糊,我微笑着走过去,先是轻轻的摸了一下她的头发,然后半开玩笑的说:“佳睿,又不舍得妈妈离开了,那就抱抱妈妈吧,妈妈该上班了!“说完,我故作亲密的把自己的两只胳膊搭在佳睿的胸前,稍用力的把她夹在臂弯里,感觉就像是小小的佳睿背着我一样,这种肢体的接触瞬间缩短了我们内心的距离,此刻,佳睿的小眼神变得柔软了起来,还带着那么点羞涩。我趁机趴在她耳边说:抱一下妈妈吧,要不妈妈该迟到了。佳睿顺从的抱了抱妈妈,我牵着她的小手,头一次我们师生俩和平的走进教室,我的内心极大的欢喜,为佳睿,也是为自己!
幼儿园教师心得体会2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们更多地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出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学定教”就是要关注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结合幼儿在园生活的现实,使儿童和儿童发展具体化、情境化。
基于“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儿童的思维发展是当下很热门的一个话题,无论是哪一所学校,或者是哪一位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思维发展。而儿童时期是一个充满想象与幻想的时期,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各项活动的组织都是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应如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真正基于幼儿、关注幼儿的思维发展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及思考,粗浅的谈几点做法。
一、走近孩子,关注儿童视角的精彩
二、保护兴趣,激发思维发展的天性
三、挖掘教材,提供层次多样的材料
四、善于引导,发现童真背后的奥秘
教育需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也是任何一个教育者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走进孩子,关注他们的原有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中班本学期的生成课程是《你好,朋友》,4--5岁的孩子正处于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孩子们的交往范围不断地扩大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朋友并开始相互依恋。因此,我们在设置活动时用近一个月的时间了解幼儿对“朋友”这一概念的已有经验,和幼儿一起观看他们从小班到中班的照片,从认识自我开始,引导幼儿发现他们身边慢慢有了很多可以一起聊天、一起看书、一起游戏的朋友。再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设置合作类游戏,以同伴之间的冲突为契机,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通过绘本阅读、合作搭建、竞技游戏的方式得出一些解决矛盾的方法。最后再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朋友在一起的故事,感受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基于孩子的发展需要,基于孩子的已有经验,每个过程都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无论是用语言讲述朋友的故事还是用手工绘画表达对朋友的喜爱,或者在相处时会用行动来保护朋友,这些表达的过程正是孩子思维整合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孩子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会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表现。
二、保护兴趣,激发思维发展的天性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思维发展能力的重要动力。
疫情过后,幼儿园里许多果子都即将成熟,一次散步时我们发现孩子对树上长出的果子特别有兴趣,于是我们约定在果子成熟之前每周可以摘一个李子放到教室观察,然后那一个多月孩子们天天都要去李子树下看李子,会兴奋的喊“老师,它变红了”、“是不是可以吃了”。摘了两颗李子之后,我想如果李子只是摘回来放着的话,如何保护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积极思考,提出新的想法,并自觉的去解决,从而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打开呢。于是我和幼儿一起商量如何观察它们,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对当时还是小班的孩子来说,挺有挑战的,但是幼儿期的孩子可以说是个个好奇、好闻、好探索,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他们的问题没完没了,他们自己去洗李子,请老师帮忙切开,观察李子核,还有小朋友伸出手指蘸点李子汁品尝,他们感兴趣的点老师都会和他们一起搜集资料,讲给他们听,直到最后李子瓜熟蒂落时,孩子们依旧情绪高涨,有的孩子的李子其实很酸,但是她还是很坚持的要吃,她说这是她看着长大的,这个活动就是让孩子们真正行动起来,充分展示自我,找到与生活的结合点,让幼儿的思维更加开阔。
三、挖掘教材,提供层次多样的材料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完全自主的,而且材料的投放都是基于幼儿发展现状的,丰富的材料也是幼儿探索、发现的物质基础,更是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数学活动中有一个内容是《比长短》,为让幼儿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在益智区活动中,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幼儿用同一数目、不同大小的雪花片排队,排好后他发现,两队的长短竟然不一样;数目一样多的,怎么排成队后会有长短呢?经过仔细观察比较,他发现,个头大的雪花片占的地方大,排的队长,而个头小的雪花片占的地方小,排的队就短。在这一活动中,通过探究发现,他获得了对物品排队,队列长短不仅与数目有关,还与物品本身体积的大小有关这样的经验。
这些活动都是孩子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下,通过自主操作一些随处可见的低结构材料获得的经验,教师仅仅是在幼儿操作时以一个观察者和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既增加了幼儿操作的持久性和创造性,也大大满足了幼儿探索与创造的需要。
四、善于引导,发现童真背后的奥秘
……此处隐藏14076个字……的场所。其实,我也向往过这样的浮华,可作为一个老师,每天下班后,想想第二天教室里那无数张眼睛等着你的到来, 我无法忘情于享受;但这样的经历也使我懂得,一样流逝的青春,可以用来虚掷,也可以用来奉献。找寻那隐藏已久的幸福的种子,它就会成为你源源不断的能量,于是,那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将不再是老师唯一的形象;那一盏清灯,伏案深夜,将不再是老师单调的写照。我们应该长久的拥有年轻的光芒,青春的朝气,蓬勃的活力;我们应当骄傲的招展博大的关爱,美丽的心灵,磊落的胸怀;我们应当和孩子们打闹在一起,保留那份青春与活力.前人已为我们刻下了一个个崇高的标尺: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春风化雨,蜡炬成灰。而今天,我们当以全新的教师形象汇聚成一幕崭新的特写:
一名忠诚的教师,就是一个幸福的符号。
幼儿园教师心得体会13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同,教师要承但起这一重任,首要的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通过此次对两所幼儿园的参观学习,使我们的教育观念有了深刻的转变。
联系幼教当前形式,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正处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态走向动态、由专家走向教师和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展过程。让幼儿充分参与、积极探索,不断发现与理解周围的生活和事物,使幼儿真正成为发展的主角,课程的主体;同时也是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它的时代特点不言而喻,时代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以现代课程理念来搭建平台。
幼儿的发展是在多种活动过程中进行的;是在显性和隐性的环境中诱发的;是在家园合作的影响下统一地连续发展的;“幼儿是课程的主体”。就内容而言,建构式课程的基本原则是“选择对儿童发展有利、适合幼儿学习的有意义的主题内容,充分让幼儿主动建构”。这些主题是儿童的生活、是儿童的经验,是与儿童渴望探索、发现和理解的周围的人、事、物密切联系的。
就实践的方法和策略而言,建构式课程进行多种教育活动的整合,即主题线索、区角活动、日常活动多项活动的有机整合,五大领域联结整合。课程的主体是幼儿。它注重学习过程、注重生成、注重互动、注重合作,但不轻视学习结果、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独立活动;而是让过程和结果、生成和预设、互动与主动、独立和合作辨证地统一起来,使幼儿和教师共同成长,都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和创造者。因而,教育必须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重视他们的经验和兴趣,使幼儿在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同时在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发展。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满怀爱心的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为他们幼小心灵的飞翔、个性张扬和能力的发展创设一个美丽的生活空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面对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明天,我们只有不断的创新、超越自我,我们才能赢得新世纪的辉煌。
幼儿园教师心得体会14年龄4—5岁幼儿处于学前中期,在幼儿期也是比较关键的时期。他们此时不仅心一理发展会出现较大的飞跃,而且在交往等人际关系上也会发生重大的变他。如:孩子的玩伴开始从主要和成人交往变为与同龄人的交往过渡。幼儿不再总跟着成人,而是愿意用更多时间与同伴相处,共同游戏,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体验快乐与苦恼,教师则需利用这一契机,培养孩子团结友爱,开朗大方,分享合作等积极的情感和个性品质。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争抢玩具,争抢游戏领地,与同伴发生矛盾打架等,为了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同伴间的关系,提高孩子们的交往能力,笔者在教育教学生活中是这样做的:
一、活动区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主要“工作”场所。在这里幼儿自由结合、自由交往、能力相仿、兴趣爱好要同在一起活动,没有心理压力,老师则可以在这里因材施教。因而在活动区中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首先在活动室里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老师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在这里从幼儿的需要和举出发,提供一个平等和谐的交往空间和丰富的合作机会,如在手工区我提供许多橡皮泥、硬纸板、废旧纸箱、皱纹纸、小剪刀等。一个晨间活动,蔡声杨同几个孩子说,我们用橡皮泥做一个海底世界吧,刘智浩你做几条日带鱼,吴欣哲你做海草,我来做海狮,万瑜云说,我会做海星,大家忙碌起来,过了一会儿,一幅活灵活现的海底世界展现在大家面前。在这个活动中,有孩子对角色的分配,有小朋友互相协商,有成功的作品展示,有语言的交流,分享有各个孩子的动手动脑操作,各交往环节井而有序,以后我便在各区角活动中,使活动区的设置充实丰富起来,及时鼓励合作愉快,完成活动内容的孩子,通过多次的合作磨合,一个和谐的交往环境产生了,孩子们的个性品质就形成了。
幼儿园教师心得体会15在一次有关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调查中,成都市东通顺幼儿园园长陈静问学生:“你们更喜欢小学还是幼儿园?”答案出乎意料,很多幼儿都说更喜欢小学,因为课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这一调查结果让身为教师和家长的我很有感触。当前,为了扭转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不少幼儿园一改往日单纯传授文化知识的小学化做法,在幼儿教学中开展起纯游戏活动来了,但由于游戏方式简单,游戏内容单调,加之受到教师的监管和限制,孩子们觉得游戏不自由,总感觉玩起来单调乏味,玩得不尽兴。这种纯游戏活动的开展,使得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存在很多问题,失去了孩子们应有的童真和童趣。其实,教育改革要适合教育规律,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无视孩子成长的特点和需求。
首先,游戏开发要适合幼儿成长特点和兴趣要求,要形式多样,自由灵活。婴幼儿时期,是孩子天真好动、长身体的时候,我们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教育和运动兴趣教育。我们可根据家庭和学校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多种游戏活动,以激发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如开展“用筷子夹弹珠”、“千脚虫赛跑”等趣味体育活动,通过这些小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活动,来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让他们既锻炼了体魄,又调节了身心,开发了智力,培养了情感,可谓一举多得。
其次,以游戏为主,适时穿插其他教育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中培养多种能力。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时,我们可以穿插进行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这能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我们可以教给他们简单的生活常识,如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能从事剧烈运动、运动时注意穿脱衣服、讲究卫生、学会保护他人和自己等,这样,他们的幼儿生活就会充满朝气和活力,在以后的人生中会受益无穷。我们可以适当进行简单的识字、计算教学,这样一是避免了单纯游戏活动的枯燥乏味,二是可以培养孩子们认识钱币、识别商店招牌、认识路标等简单生活能力。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交际训练,培养孩子们从小善于和同伴、长辈、朋友交往,增强他们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
幼儿阶段的孩子天真烂漫,懵懂无知,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他们喜欢新奇,不喜欢陈旧;喜欢自由,不喜欢限制;喜欢活动,不喜欢孤独。幼儿教育要适应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等特点,游戏活动应多彩化、多元化,教学内容应生活化、多样化,切忌简单枯燥乏味。
文档为doc格式